您的位置 首页 品牌资讯

编辑的魅力在哪里?

《说编辑》专栏二十一
   “上海六点文化”创始人倪为国,从业30余年,策划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国外经典译著不下数百种。  然而,当有记者采访时,他侃侃而谈的都是曾经交往的作者和译者。他说,自己最大的幸运是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倪为国坦言:对一个编辑来说,最重要的是作者,“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  编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奉献者。他们字斟句酌、勤勉敬业、默默无闻,以甘为人梯的职业操守、渊博的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尊重和敬仰。  “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道出了作者、编辑和媒体三者之间“一家人”的辩证关系。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出版社,没有作者源源不断的供稿,编辑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媒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推出打动人、温暖人的优秀作品。  作家老舍曾形象地称编辑为“元帅”,称自己顶多是个“先锋”,只要元帅有令,自己就会拍马提枪,冲锋陷阵。许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比喻当作一种幽默。其实老舍先生准确地道出了编辑和作者的真实关系。碰上好“元帅”,是“先锋”的幸运,能打大仗、打胜仗。比如秦兆阳,他主持《人民文学》编辑部的时候,推出了王蒙、李国文、刘绍棠等一批轰动一时的青年才俊。这些人后来都担当起文坛主将的角色。  然而,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如今有些报纸、杂志的编辑,或多或少出现了浮躁心态、攀比心理,在关心基层作者和发现新作、培养新人方面做得不太多、不太好。有的编辑盲目崇拜大作家、大诗人的作品,有的编辑过度依赖知名媒体人、知名时评人的文章,对基层普通作者的来稿却不闻不问,甚至采取“拉黑”的极端做法。  编辑的态度决定了媒体的温度。编辑虽然对作品能否发表有决定权,但也应该有接纳的胸怀,不可拒人千里之外。就基层作者投稿而言,用不用是编辑的事,投不投是作者的事。说到底,一些编辑“拉黑”作者,是一种短视行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不是抄袭,“拉黑”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有大有小,文章质量有高有低,只要是诚心诚意地投稿,随意“拉黑”不但伤了作者的心,也会自断其路,久而久之,最终导致办报办刊的路子越走越窄。  写和编是一种缘分,就像一对搭档。编辑只有尊重作者、善待作者,重情谊、重培养,以博大的胸怀温暖作者的心,才能慧眼识珠、点石成金、妙笔生花。  编辑的胸怀也彰显了媒体的情怀。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党报编辑,不但经常推出基层作者的新闻稿件、文学作品、评论文章,而且还开辟了《读者来信》《草野·宇下》等“专供”基层作者表达诉求、发表观点的专版、专栏,深受欢迎和好评,彰显了党报编辑的气度与胸怀。  一片冰心在玉壶。编辑对基层作者的热情和热心、关注和关心、培养和培育,既是编辑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也是社会对编辑职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期待和要求。如此,方能与作者一道,推出一篇篇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推出一部部讴歌时代、追求思想光芒和泥土芳香的传世之作。这是编辑的人生价值所在,也是编辑魅力、编辑力量的具体体现。
系列阅读:
《说编辑》专栏一:我们搞“小报道”,很有读者!
《说编辑》专栏二:“点面结合”:“先点后面式”
《说编辑》专栏三:“点面结合”:“先面后点式”
《说编辑》专栏四:“点面结合”:“点点组合式”
《说编辑》专栏五:“点面结合”:“点面整合式”
《说编辑》专栏六:如何提高企业报副刊的阅读黏着度?
《说编辑》专栏七:人民日报“老记老总们”最近有何新论?
《说编辑》专栏八:“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
《说编辑》专栏九:毛主席为何说“报纸要有知识”?
《说编辑》专栏十:如何让“每位读者都是作者”?
《说编辑》专栏十一:数字型秘诀,为你助力!
《说编辑》专栏十二:何谓“逆时效”新闻?
《说编辑》专栏十三:再说“逆时效”新闻如何做
《说编辑》专栏十四:三说“逆时效”新闻如何做
《说编辑》专栏十五:值得借鉴的五种报道手法(上)
《说编辑》专栏十六:值得借鉴的五种报道手法(下)
《说编辑》专栏十七:在版面上如何更好地用图片?(上)
《说编辑》专栏十八:在版面上如何更好地用图片?(下)
《说编辑》专栏十九:暖心新闻暖心题
《说编辑》专栏二十:欲知、应知,尽快满足!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