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品牌资讯

《新作》| 针,真是磨出来的

《新 作》
针,真是磨出来的—— 在“九州针都”了解明清制针
张继民
  少年时,祖母年纪大,针眼太小,纫针纫不上时,总是找我帮助。后来在部队当兵,善于缝被子的我,常常捏着银针帮助战友做被子,飞针走线之际很有成就感。许是对针太熟悉的缘故,到了山西晋城大阳古镇,听说有古针作坊可供参观,顿时唤起我的兴致–欲了解古代匠人是怎样制针的。
  陪同我的是大阳中学校长张志远。我是在他们学校为学生进行科普演讲之后,一起来到古镇街巷的。他先带我参观了此地古代炼铁技术。《山海经》记载,“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至今仍在开采的位于大阳镇的虎尾山矿区。得益于丰富的铁矿资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这里就成了冷兵器制造基地,生产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时间一长,大阳人在铸造技术和锻制技术上,均达到很高水平。
  为给参观者以直观印象,燃着熊熊烈火的炉台旁,有位工匠左手执钳夹着烧红的铁件,右手抡锤,当当地用力锻造着。细一看,原来是一把初步成型的短剑。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此地。相传,战国时大阳有一位姓卓的铸剑大师,为了在乱世中保一方平安,决定铸造一把上乘利剑,用来威慑来犯之敌。于是,他把自己全部心血投入到了铸剑中。用了整整十年,终于打造出一把刀刃锋利,削铁如泥的宝剑,这就是知名的阳阿古剑。
  战争并非总是与时间相伴相随,当郾旗息鼓,马放南山,和平来到了人间,大阳人造的兵器没了用场。破产固然可怕。可贵的是,并没有导致他们走投无路,而是放开手脚,利用纯熟的冶铁与锻造技术,马上转向民用铁制品生产,从犁铧锄头,锅铲炊具、以及银针磨制等等,顺利地完成了“军转民”过程,保证了古镇走向新的繁荣。
  最为出色的是银针制作。明清之际,大阳居然赢得了“九州针都”美誉。明万历年间有个叫郑之珍的,写了篇“铁杵磨针”故事,即“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至今仍是励志名篇。为了深化理解此文,在“大阳冶铁制针作坊”外,当地人专门设置了枕形磨针石,上面放了一根一米多长的针状铁棒。此文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针是磨出来的。大凡成就人生,要学习这股韧劲。

  走进作坊,见一老年工匠坐在木台旁。台上不仅放着磨具,还插着十几根已经打磨成形的针。他,专事制针复古表演。他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一个工匠一天约磨成11根针。“针眼是怎样形成的?”我问。“针柄比较粗时,先把一端拍扁,然后用更硬的锥形钢器猛地打出孔洞。“不会砸偏吗?”“不会,干这个必须有这个技能。”他满怀信心地回答。
  墙上文字介绍,谈及早年大阳制针贡献。1870年,德国地理与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泽州大阳镇,他在一本书中写到:“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远销中亚一带。”据了解,制针业最盛之时,镇上云集着300多家手工制针作坊,进而形成产销一条龙。针对于贫寒百姓的作用呢?除了大多用于“制衣”,还有其它意境。如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诗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中虽然未用一个“针”字,可针的作用得到突显,蕴意深深。
  后来,西方机械制针技术传到中国,便彻底地摧毁了手工制针行业。显然相当无情,让大阳以磨针维持生计百姓们陷入困境。但必须肯定,这是时代的进步。现在,一些传统企业,被新技术冲垮的还少嘛!例如仅仅人人用的手机出现,就将照相机行业、暗房洗印行业毁得悲惨。
  步出作坊内间,见左侧墙壁上,挂着木制金字招牌“阳阿铁器。真心针意”。可能在当年,大阳古镇上的人们,就是以这样的广告用语,向买家们宣示他们的真诚,以求得针的畅销。
  离开大阳时,有位当地人告诉我:“若有人看到大阳字句,请提醒他,别象个别电视主播人员那样,一口一个大阳,笑得我们肚子疼。此时对‘大’字,要读代音。”
  (除现代制针机械照片取自网上,其它皆为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
张继民
  新华社高级记者。1947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1988/1989年度赴南极大陆探险荣立二等功。1990年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模范共产党员。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香港“地球之友”等单位联合评选的“地球奖”。2006年获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科普先进工作者奖。作为新闻记者的他,除了十多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新华社社级好稿,还有《姓氏研究有新发现 百家姓氏排出座次》、《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两篇报道,先后被纳入初中与高中语文教材。他曾远征南极与北极、踏访南沙群岛、置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巴丹吉林大沙漠、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环绕柴达木盆地、考察横断山脉等,已撰写和出版了《历险天涯》、《险闯南极》、《探险家札记》等20多部专著。勇于创新的他,参与发现和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成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发现者之一。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