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品牌资讯

乾隆:朕没那么深情,也不是《延禧攻略》里的大猪蹄子,更不是《如懿传》中的渣男

文/十七娘
看一部剧爆没爆,看播放量和收视率现在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标杆了。圈内人心知肚明,这两项都能作假,真正做不了假的是全面讨论的热度,不管是骂也好,赞也好,总之能播一集出一个话题度,从微博到朋友圈大家都在说这个剧,说明是真爆了。
以前大家都叫好的《琅琊榜》是这样,去年争议很大的《我的前半生》也是这样。
今年有这样待遇的是《延禧攻略》。
魏姐成了继涛涛和超越妹妹之外又一枚锦鲤;想要尔晴当场去世的表情包刷爆了网络;还有从开播之初被吹爆是深情boy,结果最近被骂是大猪蹄子的乾隆。
——这一切,都说明了这剧真的是很火。
这部剧我们已经写过一篇了,当时我们说的是这个剧的一面,它骨子里还是一部很“于妈”风格的“爽剧”,魏姐大开金手指,一路打怪升级,最终成为了皇贵妃。
最近的剧集中,大家的白月光容音小天使去世,魏姐开启了重回紫禁城报仇的副本,真正的《延禧攻略》终于开始,大家现在就等着魏姐手刃尔晴和纯妃了~
本来看着于妈最近又得瑟开始飘起来了,我觉得没啥好写了,但是呢,因为这剧估计要跟《如懿传》撞上档期,刚好跟朋友讨论了一阵子两者的比较后,我觉得,必须得写一写。
《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我站谁?
必须是《延禧攻略》。
首先声明,我没收于妈的钱,于妈和流潋紫,两个抄袭大王本身,我谁都不站。
其次,我是周公子的粉丝,在没有看《如懿传》原著之前,我是很期待这部剧的,但在看了《如懿传》原著之后,先不说比如什么手撕子宫,猫刑,用脐带勒死小孩等等花式酷刑宫斗了。(很好奇流潋紫是抱着什么心态写出了花式杀孩子)
单单只说设定,因为《如懿传》要延续《甄嬛传》的故事接着写,所以把乾隆写成了一个内心自卑,憋屈的连个杀了皇子的乳母都不敢杀的皇帝,在富察皇后和令妃等狠毒后宫的衬托下,娴妃被打入冷宫,贬为庶人,种种苦难却成了乾隆隐忍爱她的方式…..??
孟大明白老师在公号写过一篇讨论清宫剧的文,里面写到《如懿传》有一句说的特别对,“不要跟历史大方向作对是写野史的基本法,在此基础上胡说八道只要写得动真情真的有群众会信以为真”。
金庸可以写风流乾隆和陈家洛争女人,《戏说乾隆》里可以想象乾隆下江南寻美女,偶遇各种美女产生感情。
这都是合理的野史的想象写法,因为大的历史方向是对的,所以群众是接受的。
大家都是经不起特别考据的剧,但你《如懿传》非要把乾隆的人设设定成是性格自卑敏感,疑心很重的皇帝,这就特别扯淡了,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走偏了。
更何况,这个皇帝忌惮太后,还忌惮大臣:因为舒妃和庆妃是由太后(甄嬛)推荐入宫,皇帝忌惮太后,于是亲自下场让玫嫔给她俩下药让她们俩不孕不育。在目的达成后,又赐死玫嫔。宫女陷害如懿,皇帝明明知道如懿是无辜的却依旧对这个宫女又宠又封又赏。但是晚上却不宠幸她,罚她在床前裸跪,因为该宫女的父亲会治水。
如果说《如懿传》的原著是像《甄嬛传》那样的架空,这样内里自卑又阴狠的皇帝是内地影视作品里少见的,霍建华颠覆形象演出还值得期待。
但是,你写的是乾隆。
一个中国历史各种皇帝中都少见的一生顺遂,高度集权,自视极高的皇帝。他含着金钥匙长大,少年时期就被视为帝国的继承人,与他的先祖们不一样,他获得至高权力的过程甚至一点阴谋和波折都没有。他一辈子吃吃喝喝、写写烂诗、画画烂画、盖盖小章,成了世界上最长寿的集权君主之一。
25岁登基,86岁禅位后还实际掌权了3年,他在晚年说自己“今明足授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
将自己自比尧和舜,意为自己是伟大的君主还不算。
他爱附庸风雅大家都知道,爱风雅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爱改前人画作,把自己变成画中的角色,比如将明代丁云鹏所画的《扫象图》中的普贤菩萨变成自己,遂有了丁观鹏的《弘历洗象图》,一个人到底要自信和精神意淫到怎么样的境界,才能把自己想象成普贤菩萨啊!
所以废后视角的《如懿传》里那个自卑又有些变态,还各种受制于人的乾隆,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一开始就设定错误,围绕这个架空设定的乾隆展开的各种宫斗又如何自圆其说?
这也是我并不看好《如懿传》的一点。
倒是《延禧攻略》中,那个恋爱小学生水平,毒舌又傲娇用权力拆散傅恒和魏璎珞的大猪蹄子乾隆合理太多。
比如,他在最初一直自恋的以为魏姐是想勾引他,想要攀龙附凤,这么自恋的人设是合逻辑的(事实证明魏姐只想攀凤)。
再比如,后期爱上魏姐,既想要魏姐给予同等的爱,又碍于帝王的自尊,和自负的个性不愿意承认,也是符合历史上乾隆自负个性的。
然后就是大家讨论的,乾隆到底爱谁的问题了,是百家讲坛里那个深情boy深爱的孝贤纯皇后?还是《如懿传》中隐忍爱着继后如懿?亦或是爱而不自知的令妃?
06年东京有个拍卖行拍卖过一副据说是孝贤纯皇后亲笔画的画,画作有很多人的题跋,其中包括了吴河光;礼部部尚书姚文田;晚清时期大臣、学者,首任中国驻美公使陈兰彬等等。
这幅画当时拍卖的时候有介绍,孝贤纯皇后如何得宠,是乾隆的挚爱等等,这画还被拍卖了两次,但是很可惜的是,这幅画是赝品。
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就能鉴定是赝品是因为这幅画的落款是“富察氏孝贤绘”。
这就基本跟《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老师满含深情的说“我孝庄”差不多雷人吧。
虽然雷人,但一副赝品要冠之孝贤皇后的名头,充分也说明了在很多人心中她是一个集贤惠和才华于一身的美好女性。
乾隆喜欢富察氏,基本是历史盖章认证过的事实。
《延禧攻略》里表现的特别到位,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吃瓜群众,一开始就站了“帝后”CP。
16岁就被雍正指婚给当时的皇四子弘历的富察氏出身名门,是乾隆的初恋和白月光。
有清一代,富察氏还是当之无愧、无可争议的一代贤后:她惠及后宫,温柔谦恭,不爱锦衣玉食华服,贵为皇后少用金银珠宝,却“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
起始于充满政治因素的婚姻,却难得的恩爱非常,乾隆对这个妻子是“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然而这样的贤后,到了《如懿传》里是又蠢又黑化的,最后死亡的原因还是被乾隆给气死的。
《如懿传》这样完全颠覆历史的设定,不知道最近被秦岚版孝贤皇后,大家的小天使容音圈粉的观众要如何接受?
乾隆对孝贤皇后的深情,还被认为体现在孝贤皇后去世之后。
王娜在《清高宗孝贤皇后死因考辨》里考证过孝贤皇后去世的缘由。皇后之所以病重去世其实是她长期处于接连丧子的悲痛中无法自拔,或者是长期的抑郁症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个被雍正和乾隆两个皇帝都看好的皇后,她温和大方,体贴隐忍。
但也因此,导致了她的悲剧。
《延禧攻略》中有一段处理的特别好,还在潜邸的时候,她跟弘历是少年夫妻,所以手拉手进宫。
结果被提醒这不合规矩,所以她不再是富察.容音,她要成为一个贤妻,之后成了一个贤后。
所以,在她对皇帝诉说“保护魏璎珞,就是保护曾经的那个自己”,这一段特别动人。
但是,此生已托付帝王,她又如何仅仅只是做一个人的妻子?她需要忘却自己,需要做到不嫉妒妃嫔,要以皇帝的悲喜感受为意,甚至连丧子都只能自己感受悲痛。
这样完美的母仪天下,是乾隆心中完美的皇后,却不再是富察氏自己。
被各种公号传遍的百家讲坛中各种诉说乾隆如何深情,悼念孝贤皇后,如何在她过世之后写出深情无比的诗:
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觑。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
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再比如,孝贤皇后是在陪同乾隆东巡时,在济南一病不起之后死于山东德州。此后,乾隆每次途经济南时,总是避开此地,绕城而行。亦作诗云:“济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所以没大明湖畔夏雨荷什么事)
孝贤皇后赢得了乾隆的敬以及贯穿余生的思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六十大寿,前往皇后陵前酹酒,毫不掩饰自己的伤感,感慨道:“六旬我独庆,百世汝称贤。”(纵然我长命百岁,青史称贤,你我名传后世又如何?你不在我身边,今生都不会再回到我身边。)
那他的爱呢,传说中的深情boy人设确实如此吗?
孝贤殁后,乾隆皇帝失意落寞,乾隆十三年被认定是乾隆执政风格变化巨大的分水岭。
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孝贤皇后去世导致乾隆性格大变,从一个温和宽容的君主变成了极度自我膨胀性格开始像极了雍正的严厉君王。
作家高阳认为“乾隆十三年间,为高宗生平的第一变,由寅畏小心,一切务从宽大而一变为生杀予夺,逞情而为。”
很多人把这当成是乾隆对孝贤皇后深情的一种表达。譬如,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为在皇后去世后无哀慕之诚,受到乾隆严厉斥责,甚至被直接剥夺继承权。
但,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没有按照先祖们的规定,“皇后去世,皇上要拨给其庄园头七顷五十亩土地,用来置办皇后的祭祀事宜。”又如何看待呢:
乾隆十七年,孝贤皇后梓宫奉安,准礼部原奏事宜内开,每年祭祀庄头酌给地六顷,园内酌给地一顷五十亩,令庄园头备办四时大祭等语。其三月十一日忌辰大祭,并未拨给地亩,维时本处诚恐遗漏,曾经咨请礼部定议办理去后。嗣准礼部咨覆,孝贤皇后忌辰,庄园头所备品物即在每年大小祭祀内,已经酌给地亩….皇后三月十一忌辰大祭,恭进祭桌五张,并无添给地亩,即在乾隆元年原给忌辰地亩内竭?伏思承应孝贤皇后忌辰,历年以来,俱系震升等竭力备办,甚属拮据。
——孝贤皇后去世,即使礼部请求乾隆,也没有拨给其应有规格的土地,负责先皇后祭祀的庄园负责人只能在之前去世的后妃地亩里竭力办理,经常赔垫,甚属拮据。而孝仪皇后去世后,则“必须周备,倘有怠误,获罪弥深,祀典攸关,难容草率”,乾隆很快按照皇贵妃规格给足了2顷多地,是直到嘉庆继位后,才补足的先皇后规格的7.5顷地。
帝王之爱,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生前,她始终以他为念,她是他心中完美的大清皇后,所以她所有的爱他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思念吗?确实是的,那么多悼念的诗词为证。
但是,是不可取代的吗?也未必。
22年的夫妻生涯,孝贤生前,他身边不乏宠妃,生后,由孝贤皇后之死引发的“剃头案”被乾隆拿来做文章。
皇后册文被乾隆指出错误,他将刑部全堂问罪,处罚的官员上至刑部尚书、汉尚书、满尚书等。
张宏杰在《饥饿的盛世》提到,乾隆十三年起,乾隆由儒家转向法家的统治,他用不少官员在皇后之丧期间,没有遵照“百日内不得剃发”的旧习,从中央到地方杀了一批官员,
清理出全部违规官员,还打压了譬如张廷玉这样的三朝元老。
官僚集团的贪腐、民间治安的恶化、边地的兵患等种种问题,在乾隆登基的时候,他就想整顿了。
孝贤皇后的死,给了他变身严酷统治帝王的理由,从此之后,他成了真正集权,无人挑战的帝王。
“经过元代蒙古人的高压,明代太祖皇帝的挫辱,清代开国过程中的屠杀,中国官僚集团的素质和心态已经大大不同于唐宋时代的士人,他们整体放弃了社会理想,蜕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奴才”。”
所以,这样一个尊荣至极的皇帝,如何是《如懿传》中需要顾及太后?顾及官员所以看到后妃互相杀孩子还不迁怒其家族的皇帝?
插播一句,清宫剧中的宫斗,后妃用各种手段杀孩子,简直就是“皇帝家中用金扁担”一样可笑的意淫。
特别是乾隆一朝,得宠的妃子无一不是完成好自己的KPI:生儿子,不搞事,不出头。
所以于妈在《延禧攻略》中借由娴妃的嘴内涵了花样杀孩子的《如懿传》:本宫不屑伤害稚子。
一直在宫斗前线的继后,虽然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人设完全不一样,(《如懿传》中硬被写成是乾隆挚爱的如懿。)
但都被写成了对乾隆深爱无比的女子。
继后一直被称为乌喇那拉氏,而其实际上是继后是辉发那拉氏的后裔。(延禧攻略中的用法是正确的)。
继后的家庭确实是很穷,说是清宫樊胜美一点不为过。

乾隆二十二年有一个奏折说的就是关于继后的侄子借官银修祖坟的事情。
为啥强调这一点,因为清宫的摺档里面说辉发那拉氏家中不仅仅只是中级世家,到了继后这一代已经开始没落了,甚至古代最重视的人丁都不兴旺,门长还疑似绝嗣了。
继后的门第不如先皇后,她的容色又逊于后来圣眷正隆的金氏(嘉妃)、魏氏(令妃)和自回疆而来的和卓氏(容妃)。
她还性格强硬,自藩邸时起,乾隆的身边有最敬重的富察氏,还有最宠爱的高氏,她与乾隆的关系一直冷淡。
直到富察氏去世。
当时后宫之中最具竞争力的其实是纯贵妃苏氏,她的分位居于娴贵妃之前,还育有二子,皇三子和皇六子,皇三子永璋虽在孝贤皇后丧仪期间被严厉申饬,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但苏氏还有皇六子永瑢。
可是为了避免日后引起诸子之间皇位争斗的可能性和满汉大臣之间党争,乾隆几番思量,最终择定无子的那拉氏为后。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对外的诏书里也流露出抵触情绪,自称是奉皇太后懿旨册立的娴贵妃。这可以是看作对先皇后的怀念,特可以看作是对那拉氏的冷落,特别是孝贤皇后薨逝三周年,时值册立新后之时,乾隆还作诗寄哀,其中有“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之语。
就好像是被乾隆拿来跟孝贤皇后做对比的影子,那拉氏从来也没办法逾越先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特别是当乾隆宠上令妃之后,她就更加失意了。
乾隆的一生中给三个女人亲自定过谥号: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孝贤皇后富察氏,令懿皇贵妃魏氏(孝仪纯皇后魏氏)。
其中,魏佳氏是唯一一个让他两次定封号的女人。
《如懿传》中设定令妃被乾隆宠幸是因为她长得像如懿,但是这个别扭的皇帝又因为如懿厌恶令妃,所以他也跟着厌恶。
之后的逻辑却很难让人理解,因为厌恶令妃,所以就不仅经常睡她还让她生了很多孩子。(这是什么鬼逻辑),当最后知道令妃那些变态的举动之后,给令妃喂了药让她疼了6个小时才死。虽然《如懿传》中乾隆弄死了令妃,但是令妃的葬礼非常隆重,还追封令妃为令懿皇贵妃。
而《延禧攻略》呢?我们的魏姐大概是因为“这个女孩好独特,说好了勾引朕,却还不下手”的特别受到了乾隆的关注。
特别是《延禧攻略》中穿插现代性极强的女权主义意识,让我们的魏姐堪称是紫禁城女权先锋~
不管哪一种,十年间,为乾隆生了六个孩子(怀孕七次),按封建男权社会的逻辑来看,这个生育的频率,绝对是恩宠的体现了。
更不用说,乾隆为了魏佳氏,甚至还打算在继后还在世的时候册封她为皇贵妃——在清朝,皇后与皇贵妃,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共存的。唯二的例外就出现在顺治的董鄂妃和乾隆的魏佳氏身上。
没有人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者是长期生活在孝贤皇后的阴影之下,继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后面就是我们从小在《还珠格格》中看过的皇后断发的情节。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那拉氏随同乾隆南巡。闰二月十八日,那拉氏与乾隆发生激烈争执,皇后怀藏利剪,愤而断发,自言要出家为尼。
满人的习俗中最忌讳私自剪发,皇后只有在皇太后、皇帝驾崩时,才可以剪发。而当时的皇太后、皇帝都还健在,继后这样的疯狂举动,被乾隆认定她是蓄意诅咒,勃然大怒。
废弃的结局如此清晰,继后被送回京。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离开人世,终年49岁。当时的乾隆在木兰围猎,闻知那拉氏死讯,“皇帝不为所动,一切行程照旧,嬉戏游猎不怠,只命那拉氏的儿子皇十二子永璂回宫奔丧,同时传旨,丧葬仪式下降一级,按皇贵妃的丧仪入殓。”
名为皇后,事实上,那拉氏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
按清朝的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氏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皇后反列于皇贵妃之下。
更有甚至,按惯例是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那拉氏却不设神牌,死后也无祭享,入葬以后更是不被提及。
这里又要插播一句流潋紫奇葩的逻辑了,《如懿传》中,如懿死后乾隆把她贬为庶人,族人世代不得进宫,将如懿葬在妃园寝内,没有自己的宝券,不设令牌,死后也无祭享。给的理由居然是为了完成如懿生前,想做平民夫妻的愿望……
乾隆厌弃那拉氏到什么地步呢?最后还波及到她的儿子皇十二子永璂,永璂死于乾隆四十一年,冷酷的乾隆竟然没有给这个儿子任何爵位,直到乾隆皇帝去世后两个月,已经做了四年皇帝的嘉庆才给他哥哥追封了一个贝勒。
所以《如懿传》的强行真爱,真的不是搞笑的吗?
甚至12年后,乾隆东巡途中,有个名叫金从善的书生上书乾隆,言及建储以及那拉氏之事。乾隆还为此发怒,“金从善竟想让我下罪己诏,我有何罪应当自责?他又提出让我立皇后。我如今已经68岁了,岂有再册立中宫皇后的道理!”一怒之下,居然将金从善处斩。
厌弃到如此地步。
乾隆和嘉庆父子表达对后宫女人的喜欢,是写悼亡诗,嘉庆在位二十来年为孝淑皇后写诗多达将近五十首。
不比他父亲少。
但乾隆不仅为孝贤皇后写过诗——古代,皇帝正大光明纪念正妻,是能彰显皇帝圣德,树立模范夫妻表率的。
但是如果写诗给嫔妃,在乾隆朝之前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还有乾隆朝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朝都没有正大光明纪念妃嫔的记载。
而乾隆首先是给慧贤皇贵妃亲定谥号、御制挽诗。再之后就是给孝贤皇后亲定谥号、御制挽诗。之后就是给后来宠冠六宫的的令懿皇贵妃,两次亲定谥号、御制挽诗。
最著名的是这句“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户已勤懿孝纯。”,而在令懿皇贵妃册谥祭文中还有一句“虚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可以看出乾隆对她的感情。
乾隆亲定了‘令懿’为皇贵妃的谥号,感念她的一生用‘懿’概括。甚至,令懿皇贵妃的遗物中出现了皇后才能有的东珠,丧仪增加了仪仗十八件,仅比孝贤皇后少一件。
所以,令妃才是乾隆的真爱吗?或许,在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令懿皇贵妃病逝后,正月三十至吉安所令懿皇贵妃金棺前奠酒后,幸圆明园,乾隆刚刚到达圆明园承光殿后小憩时写的一首诗中能看出一些:
憩承光殿作返跸圆明园,憩驾承光殿,为娱圣母情,宜割贤妃绻,春风绪并吹,春云惜因散,弥月未沾泽,望雪殷宵旰,筹农无时置,余事可付慢。
帝王之爱,帝王之宠,也许仅仅只是他在小憩之时的一些念想。
ps:我们这个小号最近被微信开通了广告功能,大家记得点击下文的广告,广告是微信推送的,本号就是靠点击分成下,小伙伴们记得随手点击下哦~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