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创意格子铺(你听过人大创意格子铺吗? | 观察)

创意格子铺

撰稿/陈路
采访/陈路 葛书润 崔梦瑶 张泓瑶 刘畅 
刘紫玥 冯烨丹 毛嘉琦
本文共49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2016年9月27日,入夜,在暖桔色灯光的映照下,北区四层喧闹了一天的创意格子铺渐渐沉寂下来,砖红色的背景墙,橡木色的桌椅,显得简单大方。20点左右,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创业赛事部副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郑云鹏还拿着展览物品清单,仔细点算着格子铺里的物品。娃娃、抱枕、多肉植物、版画……各式各样的创意作品放置在格子货架上,琳琅满目。在一一核对、确定无误之后,他才锁上柜子,转身走出格子铺——那是我校新兴的创意格子铺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一天。

创意格子铺坐落在我校北区食堂四层的众创空间内,是由我校创业学院的老师指导、勤工助学中心(以下简称“勤工”)管理的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从筹备到真正落实经历了约一年的时间,意在统筹全校创业活动,为更好地鼓励我校学生创新、帮助学生实现的创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

北区食堂四层众创空间 创意格子铺全景

创业平台:用心构建细心维护

新媒体时代下,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销售信息得以更快、更好地传播,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为创业者提供巨大的便利。然而,线上营销也有弊端——产品往往是靠热度支撑,缺乏长期、稳定的展示平台,来得急,去得也快。这时,格子铺应运而生,成为创业者的创意产品由线上转到线下、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途径之一。

创意格子铺又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格子”——即展示学生创意产品的格子货架。目前,“格子”有两排货架,一排主要展示校园纪念品,另一排则开放给各式创意产品。摆放产品的每个格子的尺寸不完全一致,深43厘米,高35厘米,长则从30至60厘米不等,约有三十来个。货架就坐落在格子铺的西北角。另一部分是“铺”,是一个近一百平米的活动空间,为一些实体商铺的入驻提供可能。

格子铺的西北角 展示空间

自9月份起,格子铺开始接受创业团队报名,最终有近10个团队通过选拔,成功入驻。入驻的团队将获得一个格子一年免费的经营使用权,展示团队的创意产品,助力线下产品推广和知名度的提升。

创意格子铺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主要由勤工承担。“因为涉及多方利益,平时要注意的事情就比较多。”创业赛事部副部长财金学院2016级本科生易凌云说道。团队的联系沟通、货物定期清查、销售和工资注意事项、公众号运营、格子铺合同订立、预约系统管理等等众多具体事务都需要勤工来负责。

“我们第一天接触格子铺的时候,情况特别混乱。”勤工创业赛事部副部长、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孙志寰回忆说。第一天,他们就在货物收款方面遇到了问题。那天,项目开发的产品都被放进了柜子里,而付款的事项还未和项目负责人仔细沟通。货到付款还是先付款后取货、出货之后商家没有收到货款怎么办等问题尚未解决,造成了一些误会。“不过这次的事情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收款的具体流程。”孙志寰欣慰地说道。

我校众创空间展示墙

对于运行过程中产品质量问题,格子铺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团队入驻之前,创业学院和勤工就会进行审核,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可信度。“比如打印机,它有很强的实用性,会有很大的群体需要这个东西,所以我们才会展出。”孙志寰说。项目如果出了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一年之后将遭到警告并被撤出。

目前,为了更好地管理格子铺,勤工还计划将其改造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控制人员随意进出,并落实预约系统。进入创意格子铺需要通过问卷星提前预约时间、占用桌子数量,以提高其使用效率。“预约进入是我们想达到的理想效果,但是不太容易实现,现在那里设计很开放。”易凌云说道。

创者无穷:从点子到事业

走进创意格子铺,59号秘密花园赫然入眼,高高的甜品柜和吧台上摆满了玩偶,而59号秘密花园的创始人之一、新闻学院2014级本科生叶紫嫣戴着一顶鸭舌帽,几乎快被掩藏在吧台的装饰和玩偶里。不同于其他创意团队仅出品具体产品,59号秘密花园转化成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体店,落户在格子铺中。

59号秘密花园创始人们

59号秘密花园是叶紫嫣和她的双胞胎妹妹叶语嫣一起开创的,除了线下售卖饮品和甜点,还能通过线上联系,私人订制专属裱花蛋糕。在这之前,姐妹二人已经在朝阳区开了一个翻糖技术培训工作室,最开始亏损半年、没有一个学员,现在已经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的学员。以工作室为基础,姐妹二人的创业项目得到创业学院老师的青睐,被推荐到第三届“互联网+”创业大赛,取得了北京市赛区决赛一等奖。9月,恰逢创意格子铺招募,姐妹二人将创业大赛的项目进一步发展为59号秘密花园,落户创意格子铺。

然而,工作室已经渐渐发展起来了,59号秘密花园却尚未实现盈利,还要靠工作室的培训费来弥补甜品店的运营消耗。

格子铺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有利于创意到创业的实现,不过相较于面向社会的工作室,格子铺面向的消费者还是有些受限,如何弥补这一差异,让59号秘密花园实现盈利,仍是一个问题。

除了有相对成熟经营模式的团队,创意格子铺也有一些刚刚踏上创业之路的新兴创业者。

新闻学院2014级本科生杨璇没有团队,她独自一人靠纯手工创意产品吸引消费者。她给自己的品牌取名为 “一只羊的编织”,专做纯手工的编织,放在格子铺里的每一只娃娃都是限量版。杨璇还会在微博上做宣传,组织一些团购活动。她希望将来能开一家自己的工作室。然而,个人的影响力往往有限,加入格子铺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长期来看,这对她帮助并不大,没有达到她的预期目标。

“我对编织只是有自己的执念,它让我觉得内心平静,能设计出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更好地去展现编织技术的神奇,就好了,我也会一直做下去。”她说,“至于能不能很好地商业化,取得多大的成就,不是我特别关心的。”

劳动人事学院2015级本科生盛天阳则企图“做一票大的”。他是云叶自助打印机项目的负责人,来自商业发达的浙江。他很早就对创业产生了兴趣,并将它作为一直以来的梦想。结合自己实际经验和同学们的需求,他发现打印服务在学校里有着相当庞大的需求,云叶自助打印机项目由此萌芽。打印机采取的是“云打印”模式,有一整套完整的软件系统配合使用,除了插入U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文件。他们还通过线上软件监控系统,对打印机终端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目前,云叶自助打印机已经在云南两所大学做了试运营,投放五台设备。回想起创业经历,盛天阳说:“最让我难忘的时刻是2017年6月份我们第一台设备的落成,那是对我们初期投入的一个认可。”然而,云叶自助打印机项目在我校的情况较为困窘,有一台机器放置在格子铺进行展示,但并未投入运营。机器的制作成本高,运营过程中还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维护,前期投入较高,投放地点等问题也需要和后勤部门进一步协商。如果仅仅提供一个存放产品的平台,那么对盛天阳来说,创意格子铺的意义就相对有限了。

此外,格子货架上还有新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周晓辉和战友一起创办的 “一号哨位”微信公众号的军旅文化周边产品、艺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侯启法团队设计的“人大创意井盖”、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孙彦青的团队设计创作的探索老北京城的城市笔记本……

一个个文化创意产品静静地躺在小小的格子中。

于创业者们来说,创意格子铺就是创业路上的一个契机,或者一个重要的推手,将他们摆上了创业的大舞台——但怎样表演,效果如何,还要他们的各显神通。

理智创业:不是一个人的独行

大学生的身份为创业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一个显著的缺陷——经验不足、略显稚嫩。因此,创业格子铺不仅仅停留在线下展示,也着力于提供对创业团队建设的指导和帮助。“在我们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的时候,至少有70%的同学反映出学校在创业教育上十分欠缺,甚或没有。”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陈姚介绍说,“这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同学们真正需要的、能够满足同学们需求的创业指导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发布的文章称,麦克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人数所占比重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几乎翻了一番,但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学业与事业、融资与贷款、时机和现实需求,种种矛盾决定了创业之路的艰辛不易。谈及大学生创业,商学院刘刚教授认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市场空间,二是创新性,三是资金投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力度应该会越来越大,但是看鼓励的背后,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更好,现在更多关注的可能是资金、硬件层面的,像基础设施,办公场所等,其实还需要关注的是对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引导,要教授给他们相关的创业基础知识,创造跟已经成功创业者的交流机会及企业参访机会,让他们对创业有更全面理性的认识,提高创业技能。”

学生创业者还会面临其他的烦恼。“学习和工作强度都大,空闲少,精力有限,讨论时间有限,关注量也有限,就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壹柒空间的项目负责人、社会与人口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qq无奈地说。

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初步尝试,许多创业项目都还有待完善。

陈姚认为,我校的学生是很有想法的,也具备了经济管理的专业技能,但是可能相较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我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也就是将创意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还是欠缺一点,更需要科学的引导。

“我们的建设思路就是要结合咱们人大的特色,结合同学们的创业实践的需求,实现差异化定位、精细化设计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创业者被局限在创业本身时,需要更具经验的人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现实、探求出路。

“希望大家理智地看待大学创业,”陈姚说道。但在采访的最后,他也告诉大家:“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变成自己的创业。”                                                                         
(文中qq为化名)
图片来自于受访者

小栏目
 城市笔记本

城市笔记本是新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团队,项目负责人是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孙彦青。她是一位杭州姑娘,租住在什刹海,曾跳下去游过泳。她在每一条胡同老巷、宫城故址,探索和阅读老北京城。她说:“为所热爱的这座城市,我们收集了约52张照片,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

大学期间,她就对阅读城市有浓厚兴趣,读了许多相关书籍。“城市是一座大荒原,希望可以用文创产品帮助更多人阅读和探索城市,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孙彦青如是说。她从今年4月份开始着手做城市笔记本——里面放入了52张北京不同地点、不同时节的照片。从设计产品开始,投入生产、寻找供应商、做营销,如孙彦青所说“跋山涉水、呕心沥血”。

“(借助创意格子铺)团队获得了在学校露出品牌的机会,还得到了有经验的前辈在整体布局、战略思想上给出的指导,为城市笔记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孙彦青说道。

一号哨位

2011年,新闻学院 2015级硕士研究生周晓辉投身军营,两年后退伍归来,整个人生轨迹也因参军经历而发生改变。回到学校,他和战友、国际关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桂从路一起创办了微信公众号——“一号哨位”。“一号哨位”目前有79万粉丝,主要生产军旅类内容,通过投放广告和生产周边衍生产品等方式盈利。

在军营里,周晓辉坚持每天写日记,7本,714篇,一天没落。他选取其中100多篇加工成集,于2015年9月正式出版,定名为《我还青春一次远征——一个大学生士兵的军旅日记》,将神秘的军旅生活呈现在大众面前。今年11月,2018年的军旅哨位日历发布,365天,就有365句口令和回令。 

入驻格子铺之后,“一号哨位”又相继推出了抱枕、明信片等周边产品。周晓辉介绍说,未来,除了军旅文化的推广和特色周边的生产,“一号哨位”还会在军人婚恋模式以及军人退伍之后的就业创业有所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服务。

527研究所

艺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侯启发是格子铺中年龄最小的项目负责人,就读于艺术管理与策划专业。在与其他院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人对展览非常感兴趣,却苦于找不到一个很好的途径去获得相关资讯。于是,他萌生了做微信公众号的想法,“527研究所”由是诞生。

 “在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并没有打算拿它去盈利,”侯启法说道,“只是想结合自己专业推广一些展览资讯,方便同学获取展览资讯。推广艺术学院学生作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除了展览资讯,“527研究所”的内容还延伸到艺术故事、趣闻、学院学生作品、文创产品的推广等等领域,渐渐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但是,公号的微信推广有一些不足,比如热度有限,同学们想买商品却找不到相关信息等等,格子铺的线下平台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迄今为止,“527研究所”的周边产品人大井盖的创意坐垫售出一百多个,也算是创业起步阶段不小的业绩。

本报记者
编辑/郑笑

创意格子铺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