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酆都在哪 酆都在哪个方向

这是在豆丁上刨的一篇老文,估计是地方志来的。

自从看了有关丰都的那篇文史资料,对酆都就有种莫名的感觉,希望有一天能到那里去看一看。相比地处中原遭受千百年兵祸之苦的河南,西南地区历史上受战乱影响也许少一些,历史文化遗留保存应该比较完整些。

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各地都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留,可惜的是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战乱、运动中毁坏、湮灭的太多太多。即便在近二三十年里,因管理不善、大拆大建,追逐所谓政绩,很多地方早已变得不伦不类。甚至为了出名或其它原因,地名也改得乱七八糟。

历史文化遗留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封建迷信只不过是一种变动的社会大众精神形态。因意识形态除之而后快的做法未免太过偏激。

社会进步是逐步演化的,锋利的革命快刀固然能斩乱麻,只是也容易伤到手脚。

世界本该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精神也一样,否则人世间将变得枯燥无味。

丰都县地图

丰都县地图全图高清版的地图分辨率是:2192*3255,涵盖了丰都县辖21个镇7个乡2个街道,即虎威镇、社坛镇、三元镇、许明寺镇、董家镇、保合镇、仁沙镇、兴龙镇、树人镇、十直镇、兴义镇、双路镇、高家镇、龙孔镇、暨龙镇、龙河镇、武平镇、江池镇、湛普镇、包鸾镇、南天湖镇、双龙场乡、青龙乡、三建乡、三坝乡、栗子乡、都督乡、太平坝乡、名山街道、三合街道,共有53个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

丰都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上距重庆主城九区172公里,下距湖北宜昌476公里。自东汉与帝永元二年单独设县起,丰都县已有1900多年历史。

丰都县东依石柱县,南接武隆县、彭水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2013年丰都常住人口62万;至2013年,辖21个镇7个乡2个街道,面积2901平方公里。

丰都县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主,主要有丰都名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双桂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鬼国神宫(中国最大的动态人文景观)、鬼王石刻(中国最大摩岩石刻造像)等著名景观

丰都县在重庆市的位置

正文

丰都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鬼城”。1996 年在三合镇(原汇南乡)烟墩堡发掘出砍砸器、凹缺器、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1000余件,经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文物,距今10万年以前,这证明早在10万年以前丰都地域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丰都自公元90年建县,迄今已历1900余年。

周时,境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至秦,属巴郡枳县(今涪陵);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

东汉与帝永元二年(90年),分积县地置平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故名。是为丰都建县之始。初置隶属益州巴郡;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190年-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

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忠县),属益州巴郡;至西晋,属梁州巴郡;成汉,属荆州巴郡;东晋,属梁州巴郡;南朝宋初,属益州巴郡;齐,属巴州巴郡;梁,属楚州临江郡;北朝西魏、北周,属临州临江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境属临州临江县;大业三年(607年)属巴东郡临江县。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豐都县,隶临州。治所酆民洲在平都山下。

唐贞观八年(634年),豐都县隶山南道忠州;天宝元年(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乾元元年(78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隶忠州。

北宋真宗时,豐都县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徽宗政与元年(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宁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豐都县复置。

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

元时,豐都县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垫江县并入豐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垫江分出。

明洪武十年(1377 年),豐都县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官宣政使司重庆府。十三年(1380年)自涪州分出复置县,改名酆都,隶重庆府忠州。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酆都县为吴三桂军占领;十九年(1680年)清军复收。雍正十二年(1734年),隶忠州直隶州; 嘉庆七年(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

辛亥革命(1911年),酆都县隶重庆军政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2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3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民国17年,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后,1950年,酆都县隶西南区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改县名酆都为丰都。1968年至 1996 年,丰都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7 年重庆直辖后,丰都县由重庆市直管。

①清代同治八年(1869)县界:

北岸东交忠州界,北接忠州、垫江界,西北接涪陵境;南岸西南接涪陵境,南接彭水境,东南接石柱及湖北利川界。

②民国30年县界:

东连忠县,北接垫江,西毗涪陵,南界彭水、石柱,东南连黔江,东接湖北利川。

民国31年7月,丰、石两县互划插花地:

石柱县将湖海乡第十二、十五保,江池乡第一至四保,长坡乡第一至八保,沙谷乡第九保划交丰都县;共15保,163甲,1765户,9044人。

丰都县将第四区桥头、中益、龙沙、三会、子河、洗新、栗新、沙子,金铃9乡,第三区武平乡漆潦坝一保,德建乡第六至十四保,平安乡第三、四、五保,太平乡第一保一至五甲,划交石柱县;共1区,9乡,69保,613甲,7276户,37285人。

同年11月,丰都县将崇兴乡嵌入涪陵境内的马鞍山,划交涪陵县三汇乡,计1保,40户,148人。

③建国以后1952年8月,忠、丰两县调整插花边界:

丰属洋渡、太极乡划交忠县,共5826户,22659人忠属鸿鹤乡第四至十四村划交丰都县十直乡的红庙村、贯塘村、七里村、龙头村、龙头村与新开村的一、八、九组划交丰都县,共1073户,4278人。

1963年9月,丰都县属丰胜公守划交垫江县,计4个生产大队,23个生产队,593户,2091人。

至此,丰都县境东西宽71.76公里,南北长79.85公里,总面积2901.16平方公里,驹公社与垫江县箐口、裴兴公社,北邻忠县任家、庙垭公社。

①清代

康熙六年(1667),全县编户一里,名安仁里,辖 12甲:长江北岸为一至八甲,南岸为九至十二甲,第十二甲又分内外两甲。

光绪年间,12甲辖88场市。

宣统二年(1910),改12甲为10乡上场面,长江北岸5乡,南岸5乡,以10户为一什,10什为一甲,10甲为一团,数团或十数团为一乡。

②民国

民国元年至 18年,沿清末 10 乡 1 城的行政区划

民国19年1月,原10乡划为7区,辖50乡镇,乡以下设闾、邻。

民国20年9月,7个区并为两区:北岸为第一区,辖名山、安仁、忠武、忠义、太平、仁寿6镇。南岸为第二区,辖太与、新建、顺庆、崇德、义顺6镇。

民国22个1月,废区,行镇辖乡制,全县12镇,辖963民国23年7月,废镇辖乡制,并为12镇、33乡,分特、甲、乙、丙四等,直隶县府。

民国24年9月,编组保甲,全县划4个区,辖47 乡镇;乡镇为联保民国29年8月,4个区辖55个乡镇,甲种32,乙种23,裁联保。

民国30年1月撤销第一区,民国31年2月撤销第二区;两区所辖划为5年指南区、37个乡镇。

民国31年7月,第四区9乡划交石柱县

民国34年10月,第碱区撤消,全县生新划为5个指南区,辖49乡镇

民国35年8月,5个指南区调整为3个指南区

同年12月,将3个指南区所辖49个乡镇裁并为17个乡镇。

民国36年3月,3个指南区调整为4个。

五个月以后,恢复到民国35年乡镇建制,后经调整,至民国38年

11月,全县农村为47乡镇。

镇3:名山、平都、高家

乡 44:永兴、白合、虎威、太与、包鸾、营台、湛普、新建、江南

建国、太运、龙孔、太极、洋度、十直、树人、开峰、镇江、双路、佛建、兴义、金盘、仁沙、保合、社坛、大堡、崇兴、青龙、双龙、飞龙、三元、培观、理明、栗子、崇实、五龙、江池、长坡、河面、观音、三建、三坝、暨龙、武平

③建国后略

第一节 旧县城

丰都旧县城——名山镇,位于县境中部,长江北岸,名山、双桂山南麓,北纬29°53,东经107°42,海拔160米,其地古称酆民洲,周时为“巴子别都”,自东汉建县以来,历为县治所在地,曾有三次短暂迁徙,明末连年争战,官署民舍被毁,清初,县官曾侨居高家镇;顺十七年(1660),知县商起予在帮城宣化门重建县衙,同治九年(1870)治年毁于长江满腔水,十一年筑新城于傅家堡,县衙迁新城六口井:光绪三年(1877),知县陆镕复葺旧治,县署迁还。

民国2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府迁麻柳嘴,两年后迁还原处,署地在今商业路,解放后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民国20年,县城始置名山镇,治年设于名山南麓八圣宫(今肉联厂),民国29年,分上半城置平都镇,治所设于双桂山南麓七巧圣宫(今社会福利院),民国35年,名山、平都两镇并为五云镇,民国36年复置名山、平都两镇,1950年10月两面三刀镇并为城关镇,1951年9月改为城关区,1956年复改为城关镇,1980年7月复名山镇名,治所设于今中山路。

古丰都城仅一条河街,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桂仲拳时县署东南给,较简朴,其后渐给名山、双桂花山方给扩建街房;天顺四年(1460)知县柴广初建城垣;弘迎恩门(又名守智门),南会川门(又名管驿门),西阳与门(又名大西门)北门屡丰门(又名北门),另修东水门、西水门,不东门、小西门,清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时期补修城墙,城内官署、民房、店铺、学校、庙宇逐年增多。

民国初年,城内外修建房舍,但街道狭窄,民国18至20年,驻军陈半亭设马路局,拆除城墙及部份民房拓宽街道,建成宽二丈多,的三合泥平整路面,纪念碑到至公园主街,原则四丈,近一华里、笔直。全城街道两旁植树整齐,房屋多砖木结构,一般是楼下开店,楼上住家,解放后,多层建筑逐年增多,除县镇各机关、商店、银行、中小学校外,还建有榨菜,酿造、罐头等厂,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地面磨石,有的门面嵌盗砖,街道为水泥路面,街房呈块状聚落,城内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形若关刀,横呈江畔,城西有汽车站,每天有开往县内区乡及邻县垫江、石柱、涪陵等地班车;南环路、商业场、管驿门外,建有码头,西去涪陵52公里、重庆172公里,东至宜昌476公里、开汉1102公里,班船日夜可乘,名山镇丙有人口二万余。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第二节 区治

一、高家镇 高家镇位于县城东18.8公里(直线距离、下同)的长江南岸,海拔160米,主街沿江岸东西延伸,街房呈块状聚落,面积0.32平方公里,人口5000,曾有高氏夫妇开店于此,渐为集市,称高家店;后成大镇,遂改名高家镇,清初县城官衙因毁于战火,县官曾侨居此镇,宣统二年(1910),该镇压为太与乡办公处,至民国19年为第四区治地,民国20年为第二区治地,民国22年为太与镇治地,1949年11月22日高家镇解放,12月为第一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为高镇区所所在地到现在。

二、社坛镇 社坛镇位于县城西北15.4公里、丰都至垫江公路线上,海拔360米,主街沿公路延伸,呈“一”字形,面积0.14平方公里,.人口1900,明代,此地设土坛供社稷神,因名社坛,后修街房建为场镇,清末为忠义乡治地,解放初为第五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为社坛区治所,1985年3月,设社坛镇。

社坛给称丰都谷仓,有“社坛熟,丰都足”的民谣流传,清末该镇已量方政治,商业中心,民国18年《丰都县乡土志》载:“社坛为本乡首场,一四七集,商务为北五乡各场冠,地当丰、垫通衢,商旅往不绝。”《义冢古柏记》载:“社坛场夙多江、广两省人、客”。建国后新房次第兴建,丰都至垫江、董家公路及区内各乡公路修通。四辆往来不断,商业更为发达。

三、龙河镇 龙河镇位于县城东南27.4公里、丰都至石柱公路线上,海拔580米,街房建于龙河两岸,为线状聚落,呈:“人”字形,面积约0.1平方公里,人口900,该镇原名观音寺,清道光十年(1830)于龙河金子洞下建寺,后兴场,即以寺名,民国19年置观音镇,为第六区治地后改乡,1966年更名龙河公社,1970年崇实区公年由大坝迁此,1985年3月建龙河镇。

观音寺在民国年间即为崇德乡首场,山区物资在集散,武隆,彭水与县后山一带农民背米运油至丰都城,必经此地过渡,场上食店即有十余家,解放后,丰都经龙河至石柱公路及龙河至茶元公路修通,1965年又在镇侧龙河边上动工修建装机5000千瓦的水电站,于是公社机关及居民从观音寺场上拆迁至公路两旁;区公年迁此后区属各部门又相继迁来,新建起一幢幢楼房,逐渐形成三大街区,以龙河大桥为纽带,构成一座山乡集镇。

四、董家场 董家场位于县城北37.7公里、丰都至董家公路终点,海拔470米,街头房呈“二”形,块状聚落,面积0.08平方公里,人口504,清道光十三年(1833),董家坝绅耆董汉广等四人为首,给乡民募化钱粮木料,在坝南岗建起一座文昌宫,并在宫前扩建市街店铺,因坝上董姓人家特多,遂起名董家场,1962年飞龙区公所由彭家坝迁至此处,1975年区撤,1985年飞龙区恢复,区公所仍设董家场。

该场逢二五八集,民国 18年《丰都县乡土志》载:“董家场,大路四通,商贩云集,产米、杂粮、篾席等,为本乡(仁寿乡)极北之繁市。”解放后设区乡治所,各机关及供销社、营业所等相继修建,新房增多,场周围多忠县地,忠县拔山镇、庙娅乡部门与单人也在场上修房设市,经商、储蓄等业务,两县该场经济竞争激烈。

五、滩山坝场 滩山坝场位于县城北25.3公里,渠溪河畔,海拔220米,街道呈“丁”字形,点状聚落人品 600,十九世纪初,此场建在溪边一具滩口上,四面环山,帮名滩山坝。1950年10月该场为第十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为三元区治所到现在。

滩山坝老场在今菜厂至乡政府一线,只有上排街一条,设有饭店、栈房与烟、茶馆,三六九集,场期道狭窄,又曾遭水灾,后迁至现址,解放后新增区乡机关及一些财贸单位,街房相继改建,街容为之一新,今丰都至青龙公路横穿该场,客、货车往来不绝。

六、大池场 大池场位于县城西北8.4公里、丰都至垫江公路线上,海拔550米,街头道为“丁”字形,线状聚落,多砖木楼房,人口600。

大池因四周皆山,中间一坝水田,似一大水池,故名,其地当梁平、垫江至丰都大道,曾多次计议修场,因距马口娅场仅数里,未成,解放后建虎威区、乡人民政府,亦驻马口娅场,后丰都至垫江公路通车,大池交通更便,虎威区公所遂于1959年迁此,后区至各乡公路,修通贴切威乡政府也迁此地,随着区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相继迁至,均以公路为街道,沿两旁修建新房,大池场遂迅速兴起。

七、大柏树场 大柏树场位于县城东北11.7公里、丰都至忠县公路线上,海拔380米,街道呈“人”字形,线状聚落,人口1400,其下场院口原有一古老大柏树,因以名场,后又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语而更名“树人”,该场 1950年为第六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为树人区治所到现在。

大柏树昔为忠丰孔道,又是十直至县城、农花至金盘、保合至镇江等乡村大道的交叉点,开有栈房4家,饭馆5个,茶馆4座,京果铺4处,逢场天,食店达20家,建国后原乡村大道多扩修成公路。

区、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场上多新建了办、营业大楼。

八、双路口场 双路口场位于县城南5.6公里、龙河下游东侧,海拔460米,街房沿公路延伸,呈线状聚集。

人口400,场建于两条大路的汇合口,故名,该场清末为新建乡治所,1950年为第七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为双路区治所到现在。

九、包鸾场 包鸾场位于县城南13.5公里、铜矿山东麓,海拔540米,街道为“十”字形,街房块状聚落,沿公路延伸,面积0.15公里,人口1360,该场原名三汇场,后名菠罗场,再据四周有老鹰山等环抱,其形如鸾鸟,而更名包鸾场,清末,场为顺庆乡治地,1949年12月为第二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为包鸾区治所到现在。

包鸾场曾遭火灾,又几经修复,交通方便,市场繁荣,特产包鸾竹席驰名中外,建国后,包鸾至丰都、石柱、涪陵及包鸾至新台、营台等公路先后修通。每日客货车来往不断,商业繁荣。

十、栗子湾场 栗子湾场位于县城南21.2公里垢林子寨上,海拔850米,人口400,此场原名兴隆场,因附近有一湾梨树,更名梨子湾场,民国8年名栗子湾场,民国24年为第三区治所,时只有顺山一条街,解放后第三区人民政府设于此,1956年第三区改名栗子区,该场一直为区治地,企事业单位及部份居民陆继区治所,时只有顺山一条街,解放后第三区人民政府设于此,1956年第三区改名栗子区,该场一直为区治地,企事业单位及部份居民陆继在场上新建楼房,形成块状聚落的“十“字形街道,栗子丰都每天有客货车往来,交通较便。

十一、磨刀洞场 磨刀洞场位于县城东南36.9公里、丰都至茶元路线上,海拔960米,主街呈“一”字形,沿公路延伸,多砖木楼房,人口900,相传场上山王庙下一石洞内曾进发出磨刀声,故名磨刀洞,其四周有太平、双流、大山、坝周、张石五具大平坝,故又名“五平”,宋时当地民众曾组织武装平息匪乱,遂更名“武平”,1952年设第十四区,1955年4月改为第十二区,1956年更名茶园区,后又演变为茶元区,区治所一直设于磨刀洞场。

该场从前是仅有几间铺子的小场,乡治所的配置,现已负山面河新建了机关、商店、酒厂、学校,区内盛产的黄连、烤烟、魔芋等土特产品,都从该场运销县内外。

1958年3月4日,周恩来总理、李富春与李先念副总理一行在时任四川省委书记阎红彦、万县地委书记廖汉明、涪陵地委书记崔大成的陪同下视察酆都,并登上名山,观赏美丽的丰都城景。汇报工作时,县委书记侯尧礼汇报全县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亿斤左右升到1957年的4亿斤时,总理满意的点点头。当汇报到酆都县的“酆”

字既难写又不要易认,有人将“酆”字简化为“丰阝”字,闹了一些笑话,总理开怀大笑说:“那不是“丰”字,也不是“邦”字。今年的酆都县是年年丰收嘛!就改成丰收的“丰”字好啊,人人都望丰收嘛!”总理说出了农民的心里话。丰都县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首次会议认为周总理的提议,不仅是简化字好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象征着丰都人民的希望。一致通过决议将“酆”改为“丰”,并报国务院1958年9月22日批准,遂将酆都县为丰都县。


返回顶部